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大陳人的故事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鍾祖豪

 走進新北市永和區五和新村,也就是知名的大陳新村,經永成里里長周國良引導,可以看到村子裡的活動中心外牆上方,鐫刻著「蔣公感恩堂」五個大字,默默訴說著一段大時代的歷史,也反映了許多大陳義胞感念當年蔣公和政府對他們的照顧,而義胞的第二代、第三代,包括前交通部長葉匡時、現任立法委員羅智強等,也憑藉著他們的努力奮鬥,融入社會,在各行各業成就發展,發光發熱,回饋國家。
 
感念蔣公 來臺展開新生活 
 民國四十四年,政府因應戰略需要,撤守大陳,行動代號為「金剛計畫」,大陳地區一萬八千餘人響應蔣公號召,追隨政府來臺。行政院特設「大陳地區義胞來臺輔導委員會」妥為安置,按農、工、商、漁等業,在全臺設置三十五個大陳新村,五和新村即其中之一。
 該村「蔣公感恩堂」於民國七十四年落成,乃大陳義胞來臺三十周年時,由當時臺灣省主席林洋港同意撥支經費興建,作為大陳同鄉集會之用。活動中心樓上有一座蔣公的坐姿塑像,周國良里長很自豪又感慨地說:「放眼全臺,難得看到還有室內的蔣公塑像了,大陳人對蔣公的懷念,就是那麼堅定。」四面牆上,掛滿了老照片,新北市浙江溫嶺(大陳)同鄉會理事長夏國春,正在整理這些老照片;從牆上的標語,可以看出這些照片所屬的年代和性質,例如「轉進臺灣,義薄雲天」、「偉哉蔣公,德澤我族」、「披荊斬棘,重建家園」、「美哉斯土,風光綺麗」。
 周國良里長從小生長在村裡,是第三代大陳人,他表示,全臺各地的大陳人到臺北就學就業,很自然地就會依人際關係到永和的村子落腳,所以五和新村最盛時曾經聚居了近萬名大陳島人,如今因時代變遷,加上都更,設籍人口只剩一千人左右,房舍老舊,等待改建。
 
大陳年糕 最是難忘家鄉味
 大陳的眷村美食極有特色,包括年糕、鬆糕、鹹魚乾、薑茶麵等,在五和新村的馬路上,周里長開了一家大陳年糕店,村民即使搬離此處,逢年過節還是會回店裡買些年糕和大陳特產,「我店裡的年糕,和他們在故鄉或家裡吃的年糕,味道最接近,他們吃的是對媽媽和故鄉永遠的懷念。」
 有些大陳人在事業有成或退休之後,投入服務大陳鄉親、傳承大陳文化的工作。「中華大陳同鄉總會」由陶小順籌備成立,聯繫海內外大陳同鄉,藉交流活動及互助合作方式,服務各地鄉親,促進鄉誼。另外,「大陳島鄉情文化促進會」由胡志偉發起成立,凝聚大陳人血脈相連的情感,並期許將逐漸失傳的大陳鄉情文化,保存延續甚至發揚光大。
 「中華大陳同鄉總會」副總會長陳友達的爺爺、奶奶和父親隨政府來臺,他則是在宜蘭蘇澳的岳明新村出生,村裡的人都是同鄉,甚至是親戚。他介紹,大陳人主要分為兩支,一支是浙江人,一支是福建人,他們家來自福建,但已在大陳落戶好幾代了。他還指出,從大陳來臺的稱為大陳義胞,像他這樣在臺灣出生的,則稱為大陳人。
 
嶄露頭角 走出村子闖天下
 陳副總會長很小就跟著父親到臺北打拚,投入空運業,在五十幾歲之後離職,目前協助兒子的事業。他有三個兒子,四個孫子,孫子已經算大陳人第五代了。這也是是許多大陳人的縮影,第二代、第三代甚至第四、五代的大陳人,為了改善生活,走出原有村子,到臺北等大城市就學就業,甚至到了海外,各自發展,闖出了一片天。
 隨著臺灣社經逐步發展,大陳子弟在各行各業也嶄露頭角,其中,父母都是大陳義胞的立法委員羅智強,出生在花蓮大陳一村,兩歲才隨父母搬到基隆。他在民國一○四年透過訪問父親寫成新書「靠岸」,從他父親的生命故事中,間接見證那段大陳遷臺的歷史。
 曾任交通部部長、高雄市副市長,現任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的葉匡時,是鄉親津津樂道的大陳第二代傑出人物。而花蓮東華大學畢業的趙孝嚴,是年輕的第四代大陳女兒,目前正致力於透過戲劇、歌曲、美食等,探索及保存大陳文化,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大陳。葉匡時和趙孝嚴分屬兩個世代,但兩人共同的願望,都是希望能延續大陳的人文故事。
 
凝聚感情 永遠不忘來時路
 葉匡時父親是浙江溫嶺人,從軍中退伍後,曾在花蓮一家製冰工廠任職,母親是大陳島人,兩人透過介紹認識而結婚。葉匡時兩歲時隨父母搬到花蓮的大陳一村,住到小學三年級,「我的童年是在花蓮大陳一村長大,村裡都是大陳人,過年過節會請戲班子來村子裡演紹興戲,也會集體出資買米,請壯丁搗米做年糕,大陳一村可以說完全保留了大陳的風俗習慣。」
 要如何凝聚大陳人的感情、保留大陳的文化?葉部長不諱言這是一項困難的工作,因為上一輩的大陳人和家鄉的連結比較緊密,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,在臺灣長大,很多都不會說大陳話,與大陳的感情難免會比較淡。如何讓年輕人知道自己父祖輩披荊斬棘的歷程,需要投入更多努力。
 在年輕的大陳子弟中,趙孝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類型,她不會說大陳話,但她矢志保留大陳文化。趙孝嚴的父親是榮民,民國三十八年隨部隊來到臺灣,母親是民國四十四年跟著家中長輩從大陳撤來臺灣。趙孝嚴在大陳一村一出生就因房子太小而搬出,小時候只有假日、過年會回村子看外公外婆。
 幾年前趙孝嚴的父母辭世,因為懷念媽媽的味道,所以回到大陳一村跟隨長輩學做菜,推動社區飲食調查,和幾位劇場的朋友合作,以手機為載具,透過數位方式,讓參與者穿越回民國四十四年大陳撤臺的那個年代,還在村子裡拍攝MV,透過數位與美學,轉譯給年輕人,期許年輕世代能以不一樣的角度,重新認識大陳的故事與文化。
 
在地青年 用創意保留文化
 面對挑戰,趙孝嚴抱持著一股使命感,「如果我們這一代不做,下一代就不會再傳下去。」她的嘗試,爭取到企業界的贊助,葉匡時也非常感動,他進一步建議趙孝嚴,可以和大陳一村附近的輔導會花蓮榮家尋求交流合作,讓榮民長輩產生共鳴。
 政府部門也留意到保存大陳文化的必要性,為了不讓大陳人獨特的語言、信仰和美食記憶被人淡忘,花蓮市公所協助在大陳一村設立大陳故事館,致力推廣大陳故事、保存大陳傳統,推行社區營造,也定期更新展覽。
 在政府、文化界、企業界及不同世代的大陳人共同努力下,大陳文化會以不同形式保留下去,年輕一代也會以更多創意繼續書寫大陳人的故事。
 
(點閱次數:698)